一个自媒体人的反思:毕业不到3年的菜鸟,竟敢谈互联网巨头战略

这段时间,我看了不少国外的独立博客,他们生产的内容不仅数量奇多,而且内容质量很高,再对比国内蓬勃兴起的自媒体,基本上我已经无法直视下去了。尤其是科技圈,80%以上的自媒体已经沦落为企业的发稿渠...

丝毫不奇怪,当政治博客写手Andrew Sullivan 宣布创办一个不放广告、全凭读者订阅作为营收的博客时曾经引起的轩然大波,因为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属于独立博客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但技术分析师和博客写手Ben Thompson却对这个观点不敢苟同。他的个人博客比以前做的更好了,而他的成功也证明了一个基于订阅盈利模式的博客其实可以活的很好。

我已经采访过Thompson好多次,因为他推出自己的网站Stratechery,而目的只是围绕他写的兴趣写作,仅此而已。在去年4月的时候,这个网站完全没有一点知名度。即使在科技博客圈子里面,这也不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每天他的博客更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分析一些每日的热门新闻,不过他的模式有点不同的是,他依靠的是免费增值收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

在半年后左右,Stratechery上已经有上千的付费用户,他们每年支付100美元可以阅读那些被限制的深度文章,网站上也会有不少日常更新的帖子是免费提供的。这意味着,仅仅通过这些粉丝,就已经获得了10万美元的收入,而这已经足以维持这个网站日常运转。这也初步证明了KK的“一千粉丝”理论。

在回应“博客已死”,Ben Thompson说,Stratechery的付费用户订阅已经超过了2000人,这意味着他现在每年可以获得大约20万美元的收入。这证明了一种利基模式,只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群体,Thompson认为这是一种比依靠大规模广告更好的商业模式。

“我敏锐地意识到,这里会有一个权衡。当涉及到收费的商业模式,通过使内容变得稀缺并且被认为是值得付出的,你需要通过定义限制你的读者数量。Stratechery,只服务于特定的利基人群”

(百度百科中关于利基者的解释:行业中的小企业专心致力于市场中被大企业忽略的某些细分市场,通过专业化经营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种有利的市场位置被称为“利基”,而占据这种位置的企业就是市场利基者。)

事实上,汤普森认自己的成功有助于证明这个观点,要知道在过去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只服务于特定人群这战略让Stratechery博客每日可以成功说服3万多的用户进行付费,在去年大概成功获得了接近百万美元的收入,这些收入完全来自订阅。相比于BuzzFeed或Vox,如果只有这些收入肯定会一筹莫展,但对一个个人博客来说,它无疑已经获得了一个惊人的成功。

汤普森一个核心观点是更多的利基,并且有针对性的提供内容,这将让你会有一个很好的订阅商业模式。VOX和BuzzFeed这样的网站,你必须学会去广泛化,不然广告收入很可能就会成为你的唯一选择,而这需要数以百万计的浏览量才能帮助你获得可观的收入。对于VOX和BuzzFeed,大小和规模或许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对独立博客来说,这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

(以上内容编译来自Gigaom,有删改)

我的一些看法

这段时间,我看了不少国外的独立博客,他们生产的内容不仅数量奇多,而且内容质量很高,再对比国内蓬勃兴起的自媒体,基本上我已经无法直视下去了。尤其是科技圈,80%以上的自媒体已经沦落为企业的发稿渠道,收费软文基本就是他们的商业模式。

和一些公关朋友聊天,问他们为什么如此看重自媒体,结果却令我大跌眼镜。因为自媒体便宜啊!简单的给我算了一笔账,一篇软文,企业自己写成本会在1500元左右,发一个渠道算300元,像一些比较高水平的科技博客平均下来,一个成本至少得5000元,这里面还有人力成本什么的。一篇稿子算下来,至少得花费个3万元才能起到不错的传播效果。而找自媒体呢,3000元就把这些给搞定了,写加上发,还有的大量的媒体在抓取。性价比非常高,所以这就养成了找自媒体写文章的良好习惯。

听到这,我感觉很悲哀。经常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同样一批都是对科技互联网相当感兴趣的人,国内国外却走上了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中国,我几乎没怎么见过什么特别专业的“自媒体”,虽然有不少人号称自己是“第一”、“超级”之类的。

确实,他们或许比我要专业点,但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上从没让我产生过订阅的冲动。现在的自媒体绝大多数都涉猎颇广,但其实什么都不懂。一个刚毕业不到3年的职场菜鸟,就已经敢畅谈互联网巨头们的各种战略,这在过去哪里敢想。

在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也试着进行专业化,专注写游戏产业,不过写了几个月后,发现自己还是不够专业。太多的东西,自己了解的并不够深刻,究其原因就在于我没在这个行业里面真正工作过,没有了解这个产业具体是如何真正运转的。绝大多数分析,基本上都是来自基于二手资料的内容分析。所以慢慢的,我写的也不是很多了,其实就是怕出笑话。

这对国内很多自媒体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写出来的东西,看似没什么破绽,但大体上又都经不起推敲。企业真正的战略,为什么成功,这些重要的关键信息,基本上又都不会对外透露。很多时候,一个自媒体确实没办法真正做到专业化。但只要你持续不断的在具体行业一直写下去,那么至少你能“专家化”,小圈子里的人都认可你的品牌价值,那你也能活得很不错。至少就不用再依靠收费软文活着了。

说国内读者没有付费习惯,这个观点我是没办法认同的。已经有无数案例证明大家还是愿意为优质内容付费。少写点软文,多生产点优质内容,自然会产生商业价值的。

(成文有点随意,写的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能谅解一二)

原文链接:http://www.96315.org/news/73.html,转载和复制请保留此链接。
以上就是关于一个自媒体人的反思:毕业不到3年的菜鸟,竟敢谈互联网巨头战略全部的内容,关注我们,带您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用户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上一篇:抛开商业的成见与世俗的偏见,请允许我们向马云提出三个问题

下一篇:一位自媒体人士的呐喊:微信公众号抄袭所得应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推荐